爱情短信大全网>句子大全> 正文 2019-08-23 12:58

关于物候的谚语(关于物候的诗句和谚语)

关于物候的诗句和谚语

1、《鸟啼》——宋代欧阳修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

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译文:滁州一带春天来临非常的温暖,繁花似锦,万物竞生。官府所在地非常荒凉,却草木茂盛,姹紫嫣红的百花开放了。在光辉之下花儿美艳,绿叶繁茂,天气暖和,鸟儿们都开始啼叫。

说明:冬去春来,气候变暖,万物生发,花卉争相开放,众鸟皆鸣。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说明: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3、《游庐山大林寺》——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说明: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说明: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5、《约客》——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说明: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6、《题菊花》——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说明: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关于物候的谚语五条。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冷得早,暖得早。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棉花云,雨快淋。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云交云,雨淋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东北风,雨太公。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 南风头,北风尾。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昼雾阴,夜雾晴。

有关物候的谚语十条

节气、物候与谚语
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见节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之密切。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
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它包括三个方面:
1、 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
2、 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3、 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
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
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
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
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
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
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进灶,雪就到。
猪衔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布谷布谷,种禾割麦。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
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
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
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
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转凉冬雾雪。
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
露水重,天气晴。
霜夹雾,旱得井也枯。
霜后南风连夜雨。
物候现象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异。
“江南水乡春风早,北国阡陌花开迟”,充分表达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物候现象的不同。南京桃树一般在3月31日开花,北京的桃树要到4月19日才开花,相差19天。
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物候现象也不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春季和秋季都比内地来得迟。因为海洋吸收太阳热量多,春季不如陆地升温快,到了秋季,海水的热量散发慢,所以沿海地区的秋季也比内地来得迟。就以山东来说,烟台在沿海,而济南在内陆,每年烟台苹果树开花要比济南晚半个多月,正好花期避开春寒,这是烟台苹果丰收的原因。烟台的秋天也比济南来得迟,苹果有较多的成熟时间,这使烟台苹果更美味可口。
由于海拔高度平均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因此,一般来说,海拔越高的地区,物候也就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是对这一物候高低差异的描述。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近代气象学、气候学和地理学的奠基耍?缘乩砜蒲У姆⒄棺龀隽酥匾?毕祝??彩俏夜?拔锖蜓А钡拇词既耍??甘?昙岢治锖蚬鄄猓???段锖蜓А吩谂┮瞪??导?矫嬗兄匾?闹傅甲饔谩?
对物候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普及常识的过程,同时又是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好机会。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