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评估]童谣

时间:2019-04-07 12:1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我要投稿
每天清晨,看着那些从身边走过的闪着青春光彩的十六七岁的舟中学生,心里就会涌上幸福感。作为一个教师,为他们生活在这和平美好的时代而高兴,也为他们展示的青春活泼而兴奋。那些年轻的学子,他们或许唱着“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或许唱着“十六岁十六岁金子般珍贵,十六岁的脚步匆匆没时间说后悔哦,十六岁十六岁我的十六岁,青春岁月烦恼幸福欢笑泪水依然那么美”,也许唱着“十六岁我好快乐,十六岁我好忧郁,十六岁我不乖,十六岁我是问题学生,十六岁我知道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在幸福之中感受属于他们的苦酸甜辣。“铁打的学校,流水的生”,一届届的学生都离开校园,放飞他们的理想,去追逐他们的理美梦,而和平的安宁的环境,让他们有着自由奔放追逐的天地。这个自由的天地和平环境得来是多么不易。我的心中涌现了一个三十年代的舟中学子形象:眼睛闪着睿智,脸上洋溢蓬勃。他年纪跟现在的高中生相仿,他曾是舟中的一个优秀学生。然而,为了求得和平的生活,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他投笔从戎。那时不到十六岁,就作为指导员,带领战士保家卫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与敌浴血奋战。
  他叫张叔馨。
  
  一
  1924年,张叔馨出生在定海城关西道头一户平民家庭。小名阿华。后来他父亲到南京一家公司当炊事员,全家先后随之去了南京,七口人全靠父亲有限的工资维持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境的贫寒使年幼的的张叔馨早早懂事,关注父母的心情,显得早熟,显得敏锐,显得勤奋。在南京读满小学,刚刚进入了初中。
  1936年下半年,日本大举侵华前夕,南京的那家公司经济滑波,他的父亲遭遇失业,家庭生活难以维系。张叔馨无法继续在南京求学。他的大伯将他接回老家,转入到了当时的定海中学(即舟山中学)求读。他求知欲强烈,学习认真刻苦。善于钻研,对数学特别的灵敏,思路灵巧,解题灵捷,还常常想出灵动的解题方法,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称他为小数学家。是啊,张叔馨就有着当个小数学家的科学梦想,希望能够像刚刚扬名的华罗庚那样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成为中国一流的数学家。他不只是数学突出,其它的功课也都优秀,在当时学校良好的阅读氛围中,他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但是他不是只管埋头读书的书呆子,他的生活,他从小养成的关注社会和生活的心绪,使他把自己生命跟社会的时运连接在一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敌寇入侵,家国难安,抗日烽火迅速燃遍全国各地,定海人民的全面抗战也开始了。张叔馨强烈地感到,日寇的铁蹄踏碎了他的美好的梦想,平和的生活之梦被粉碎,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他的数学家的梦想被敌寇的入侵给毁了。保家为国,驱除鞑虏,方能求得和平幸福的生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似然当时定海敌寇还没侵入,但他积极参加当时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抗日活动,声援抗敌前线。他思路敏捷,反映灵敏,敢说敢干。1938年4月,当时的县政府在定海公园(舟山中学旁边的陆军司令部那一带)召开庆祝“儿童节”大会,那个县里的大官在大会上大发议论,讲得冠冕堂皇,要群众作什么什么,就是不说说自己怎么样做,好像都是群众的责任和错误。在场的群众听了都十分气愤。张叔馨便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冲上讲台指着那般当官的说:“抗日要大家出力。你们钱多,更应该多出钱……”那些老爷们被这样一指责,都慌了手脚,不得不作一些口头的表示。
  当时为了进行抗日宣传,他常常连饭也吃不上。有时天未亮,就与陈小黑(陈庆恒烈士小名)带着传单、标语上街张贴,甚至把标语贴到县政府、警察局的门口。回来再上课学习。他的心中的梦想还在……
  
  二
  抗日烽火迅速燃遍全国各地,定海人民的抗战豪情也日益高涨。以舟中校友为主的舟山的一批进步青年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之中。他们通过上街演讲或演话剧活报剧等宣传活动来唤起舟山民众的抗日情绪,募捐声援东北、上海等地的军队,号召全国人民抵制日货。这样就逐步形成一支以青年学生为骨干的抗日救亡队伍,以北门的陈维周家为聚会点。那些热血青年们又把各自阅读过的图书集中至陈维周家,一起阅读、探讨,把陈维周家作为内部交换阅读的临时图书馆。1937年10月,图书由陈维周家集中移至定海县前街13号胡时杰家,加以扩充。就这样,图书馆正式成立,取名“小小图书馆”
  张叔馨是在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时,得知了有这样一个阅读场所。尽管那时“小小图书馆”还未命名,尽管那时临时图书处组建不久。生性好读书的张叔馨就赶来这儿参加阅读。他阅读《读书生活》《大众生活》等进步书报,感知时代的潮流,了解抗日形势,激励斗志。他阅读《大众哲学》思考人生的价值。他阅读《西行漫记》了解延安的风气,他还阅读了列宁著作,列宁的论述给了他理论上的启示。于是他把列宁很多精辟的文句一条条记在笔记本上:“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他在阅读中丰富了知识,扩展了视野,提升了思想。
  当小小图书馆要征聘工作人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应聘,那是一种只尽义务,不及报酬的工作,这样他和陈庆恒、吴汝珍、王培廉、朱如松等就成了义务工作员,他们轮流值班。每次轮到张叔馨值班,他总是早早来到图书馆,清理室内环境,排放好图书,自己就一边看书一边等着前来阅读的青年。在小小图书馆里,他又认识了不少爱国的青年,在互相交流中,他又受到了启发和激励,求民族独立,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的思想日益强烈。
  后来在舟山进行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张起达、王起同志也来参加“小小图书馆”的活动,还为“小小图书馆”开展抗日活动献计献策。1938年10月,中共定海县工委成立,“小小图书馆”从此正式开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张叔馨在小小图书馆中结识了张启达、王起等领导同志,得到了了他们的教育帮助,使他懂得了很多革命的道理,他的书本上学到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等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沟通起来,他的理想和意志就日益坚定。
  
  三
  1939年6月23日,日军侵占舟山岛,国民党定海县政府及抗日自卫团逃离舟山;日军烧杀抢掠,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定海沦陷的当晚,中共定海县工委在长春岭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把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向农村,在临城陈屋里建立机关;决定由王起领导坚守农村阵地,整顿党的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斗争,在农村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张叔馨也随着党组织转移到了农村。为了搞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国民党县长苏本善共同抗日,争取苏本善那支新编的二大队参加抗日斗争,王起等县工委的领导派遣俞泽芳去担任二大队的政治指导员。接着又派张叔馨和吴敏诚(文云)、洪正嵋(洪阳)去这个大队,张叔馨被任命为一中队指导员。这支部队组成成分复杂,刚到时,部队纪律及其松懈,流氓习气很重。不满十六岁的张叔馨运用他学到的知识,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向他们讲形势讲道理,讲日寇的罪恶,讲赶走侵略者,过和平生活的美好景象。他联系舟山的现状,和部队的实际情况,步步诱导,不断提高战士们的认识,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抗日这一主题上来。部队士兵渐渐就对这个小指导员敬佩起来。很快这个中队的抗日情绪提升了,部队的纪律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张叔馨读舟中时成绩优异,能写能画,很有一手,他看的书多,又能够动脑筋。部队转移到一个新的宿营地,他便召开军民联欢会。在会场上左右挂上他亲自书写的抗日标语和画的漫画,还由他教人们唱抗日的歌曲,不但很好地开展了抗日宣传,还密切了军民的关系。
  从学生时代就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从成为小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从转移到农村和担任指导员的表现,在这革命的实践考验中,张叔馨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1939年9月,县工委的领导之一杨志行同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他面对鲜红的党宣誓,就立下了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奋斗一生和奉献青春的决心。
  作为指导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他记着列宁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教导,对自己的各种本领的学习一丝不苟。由于当时农村的生活卫生条件差,部队的医疗设备也很差。当时他全身患疥,行动十分不便,他还是坚持天天深入到战士中间,关心战士;他还虚心向战士们学习战斗技术。当时中队里有一挺轻机枪,他就向战士请教,自己认真学习射击,拆卸,装配,很快就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了,成为了一个机枪手。有文化,又有军人的战斗能力。战士们眼中既是年轻有为的指导员,又是他们自己的亲兄弟。
  
  四
  1940年.日寇发起春季大扫荡,企图剿灭舟山的抗日力量。那天,敌寇出发不久,二大队就得到了日寇前来扫荡的消息。张叔馨根据大队指导员俞泽芳的指示,先把部队的家属疏散安置到各村中安全可靠的百姓的家中。执行完这个任务,他很快就回到一中队的山中驻地,已经发现敌人距离他们的阵地仅一百来米了。他就马上跟机枪班的战友们一起投入战斗,阻击敌人。敌人蜂拥着向山上冲杀上来,他从战士手中接过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同时他又清醒地感到形势严峻,情况紧急,必须保留中队的实力,不能让他们有所迟疑,就果断命令其他同志迅速撤退转移,他独自留下来进行掩护。
  等到同志们顺利地撒出了,他要撒退已经来不及了。敌人已经上来把他给包围了。面对凶残的敌人,张叔馨毫不畏惧,他奋力与敌人展开肉博,左右冲击,打得敌人哇哇叫。可终因只身难挡这么多的敌人,再加上他身患疥病,动作受到影响。他被敌人刺了十一刀,满胸是血。血肉模糊。他躺倒在定海白泉河东小支岙的一块山坡地上,与大地融为一体,他的鲜血浇灌着这片山上的嫩绿的春草。
  为了赶走侵略者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为了求得和平的理想,他十六岁的生命,定格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