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中借代的句子
1、(3)语音方面追求声律谐协;
2、对偶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借喻句:卷起千堆雪借代句:羽扇纶巾双关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参考资料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陆林.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过零丁洋
5、《赤壁》作者:杜牧朝代:东汉体裁:七言绝句名句:韵脚:销、朝、乔修辞:借代[戟]表达的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6、③表现手法
7、内容上多是歌功颂德,极写帝王贵族的声色犬马、游宴田猎之乐,山林宫殿京都之丽。表现出汉帝国统治的雄伟气魄,同时也给读者外在美丽世界的观赏。
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9、在赋的形式与规模上,建立了一种主客问答的形式。规模壮阔。
10、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搞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11、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12、借喻该句中“寄生虫”为喻体,它没有本体,因此是借喻借代应该是主体的一部分或可以代表主体的部分,寄生虫显然不是人的部分
13、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种文体,所以它兼有诗和散文的特色,其艺术特色主要是:语句比较工整,以四字句,六字句居多。以写景,借景抒情为主。语言生动优美,多用比喻,借代,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14、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5、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
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7、赤壁是晚唐杜牧的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即大乔和小乔。是东吴有名的美女。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地位都很显赫。始终用二乔来代替东吴的命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铜雀台是曹操修建供玩乐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周瑜未遇东风,胜利有可能就是曹操。通过咏史表现了杜牧未遇良主,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18、含义是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也是作者自身的慨叹。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9、东风是指三国时期在赤壁诸葛亮善察天时,料定赤壁之战时必起东南风,以祭风为名迷惑周瑜,赤壁之战借东南风之便取胜,假如没有东南风之便,周瑜将可能战败,二乔被掳。
20、文天祥〔宋代〕
21、《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朝代:南宋体裁:七律名句:韵脚:经、星、萍、丁、青修辞:对偶[颔、颈联]、比喻[颔联、汗青]借代[干戈]表达的感情:追忆抗元的艰辛经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3、(5)内容方面则倾向于写景,以景抒情。
24、(1)句子的字数方面主要是四字或六字句;(2)句式方面不仅追求错落有致,还追求骈偶;
25、(4)文辞方面比较讲究藻饰与用典;
26、赋的主要特点:
27、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描写铺叙形式,铺陈排比,文辞瑰丽,散韵相间,句式不拘,以四言六言为主。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