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杂糅的句子及修改
1、8.借口……为名义(借口……/以……为名义)
2、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5.成分有……配制而成的(成分有……/是由……配制而成的)6.包括……组成(包括……/由……组成)
3、(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4、常见的句式杂糅
5、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6、修改意见:删掉“超过”或“以上”
7、被(受)……所
8、(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
9、长达……之久
10、例2: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11、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2、12.听到……的消息传来(听到……的消息/……的消息传来)13.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13、……的原因是……的结果(……是……的结果)
14、超过……以上
15、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16、句式杂糅是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结。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17、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18、例: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
19、例3: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20、例4: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21、找到句子的主、谓、宾,删去多余的成份即可。
22、修改意见:删掉“上”或将“对于”改为“在”。
23、(13)表依靠
24、(11)表目的
25、修改意见:将“以”改为“是”,并删掉“为主”或删掉“大多”。
26、修改意见:删掉“高”或“之巨”
27、避免(防止)……不再发生(避免或防止……再发生)
28、从……为出发点(“从……出发”或“以……为出发点”)
29、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30、此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
句式杂糅的句子及修改
31、受……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受……因素的影响/是由……因素造成的)
32、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33、(5)表事由
34、例1: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35、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6、本着以……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37、大约……左右(“大约……”或“……左右”)
38、最好……比较合适(最好……/……比较合适)
39、(4)表决定
40、(2)表限制。
41、修改意见:将“本着”改为“以”或将“为原则”改为“的原则”。
42、修改意见:删掉“靠的”或说“取得的”。
43、旨在以……为目的
44、(7)表意愿
45、包括并列句、独立主格结构、倒装句、省略句等等。
46、修改意见:删掉“旨在”或“以”和“为目的”。
47、9.由于……正确领导下(由于……正确领导/在……正确领导下)
48、(9)表原因
49、借口……为名
50、(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51、(10)表数量
52、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53、没有错,针对。。。问题不是病句
54、高达……之巨
55、原因是……造成(引起、在作怪)
56、是由于……导致的(是由于……/是由……导致的)
57、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58、(1)表时间。
59、有(包括、分)……组成
60、(8)表被动
句式杂糅的句子及修改
61、靠的是……取得的
62、供……之便(“供……之用”或“以便……”)
63、(6)表构成
64、修改意见:删掉“为名”或将“借口”改为“以”。
65、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或“……的原因”)
66、但是,过度使用句式杂糅也会让语言显得累赘或难以理解,因此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数量。
67、(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
68、例: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69、比去年同期相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
70、以……即可
71、在与别人交流时,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和准确性。
72、修改意见:删掉“组成”或将“有”改为“由”。
73、(3)表对象
74、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75、修改意见:删掉“以”或将“即可”改为“为宜”。
76、(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
77、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78、修改意见:删掉“所”或将“受”改为“为”。
79、非……才行(“非……不可”或“只有……才行”)
8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或“是……的结果”)
81、对于……上
82、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83、修改意见:删掉“之久”或“长”
84、目的是为了……(目的是……/是为了……)
85、修改意见:删掉“在作怪”或“原因”。
86、常见句式杂糅类型
87、本着……为原则
88、需要……不可(“需要……”或“非……不可”)
89、大多以……为主
90、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句式杂糅的句子及修改
91、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92、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93、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94、(12)表范围
95、句子毛病是句式杂糅,修改病句: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他是世界神坛巨匠之一。本来句子是两个句子,一句是说他的诗(有影响),另一句是他(世界神坛巨匠),可是把两个句子放在一句话里就说不清了,也不知道表达啥意思,这样一改成两句话句子表达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