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道士仙风的句子-集锦81句

时间:2023-08-15 15:11 来源: 作者:艾琴 我要投稿

形容道士仙风的句子

1、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刘学箕)

2、道士大多清瘦,且总给人一种乐观面世的感觉。

3、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4、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5、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中讲了一个故事。成生与周生俩人关系很好,周生因为面对矛盾不能忍让,不听成生劝谏打官司。不料官吏贪污腐败,官官相护,冤枉周生,使他遭了牢狱之灾,命在旦夕。成生不以穷困疏远周生,不仅一如既往的关心他,而且十分义气,上京告御状,处处艰苦努力,终于让周生洗清了冤屈,得救出狱。成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人间太险恶,生起了入山修道的念头,辞别周生,学道去了。“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修炼有成的成生回来了,他用幻术点化周生,周生最终也醒悟修道去了。

6、有仙风道骨,康强仁寿,长生何时更祝。

7、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局部

8、一身白色长袍,头戴道观或者挽一个道髻,手拿浮尘,身背一口宝剑。

9、蜀后,他更是常常醉心于求仙访道、采药炼丹,后来他索性认真地传受了道箓。他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就是他去阳台宫寻访道士司马承祯,却得知其已仙逝后,睹画思人而作。

10、(传)陶弘景《瘗鹤铭》

11、到今日相看,仙风道骨,依旧清癯。(刘敏中)

12、店里突然来了一个年轻道士,身材笔直修长,相貌俊逸不凡,尤其那一双深邃的眸子让人一眼看去便记忆深刻。

13、元四家之一,全真教高道

14、是真元孕育,有仙风道骨,岂是凡胎。(吕岩)

15、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16、道貌岸然这个成语,就来源于其中描绘成生得道归来后的模样“黄巾氅服,岸然道貌”这一句。“岸”字意为水边高起之地,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引申为“高大,严峻”。“岸然”,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道貌岸然的原意是:修道后道骨仙风的样子,指真正修道者的形像、气质与神态;后来也泛指人严肃正直的样子。例如清末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零四回中就有“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此处的道貌岸然就是指正直、正派的外在表现之意。

17、吴道子是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18、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19、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如此高度,与其信奉道教,书、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在抄写道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抄写者在书写经本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王羲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

20、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21、与书画家的气质有颇多吻合之处!

22、《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王羲之曾用小楷书《黄庭经》,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23、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24、贺知章草书《孝经》局部

25、贺知章《龙瑞宫记》

26、相传吴道子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

27、李白《上阳台帖》

28、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29、魏徵《魏郑公洪范真迹卷》

30、原著故事里的成生外出这八九年在崂山修道,再来的时候人已经变了,但他的好友周生不明白缘由,觉得他的这身道士的装扮和展现的神态,是装出来的样子。所以这个成语就成了一本正经,装模作样的意思了。

形容道士仙风的句子

31、仙风道骨,自觉太孤清。(王处一)

32、释义: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

33、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34、王羲之的道教信仰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王氏家族,这个世家大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

35、道教世家,书道合一

36、大唐画圣,能书善画

37、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38、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39、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40、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41、天宝三年,贺知章见李林甫把持朝政,不愿与其为伍,遂辞官做了道士。并奏请唐玄宗为他的村宅赐名为“道士庄”,他的家为“千秋观”。贺知章入道后,对李白的影响很大,他也在齐州受道箓,正式成为道士。

42、王羲之晚年隐居修性于浙江嵊州金庭道教胜地“第二十七洞天”,与道士共修服食,不远千里采药石。王羲之慨叹“我卒当乐死”。卒后,乡人根据其遗愿葬于此地。从以上可见王羲之得道的情景与心志。

4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44、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5、陶弘景《梁天监十六年井栏铭文》

46、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47、黄公望是元朝四大书画家之一。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成了著名的全真派道士,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

48、这个道貌岸然的经典故事是出自蒲松林…《聊斋志异》中的《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道貌岸然。”

49、青袍裹身,发髻锁发。脚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目如晨星精光闪,气势如虹坐如山。龙行虎步,步不踏尘,行如轻风拂柳,又如疾风过,不采尘。

50、晚年入道,对李白影响很大

51、道骨仙风。与帝神游结信通。(沈瀛)

52、诗仙太白李真人

53、书法界最牛的无非是“二张二王”,张芝根据道家思想的万物变化规律变章草为今草,创立一笔书;张芝根据道家思想的万物变化规律变章草为今草,创立一笔书;张旭更是疯狂的道教信徒,还自己炼丹;二王父子都是道教信徒,王家世代信道教,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有道骨仙风;颜真卿是道教信徒,反对迎佛骨;苏东坡从小就拜道士为师,苏东坡自号“铁冠道人”,黄山谷、米芾都信道教。唐宋名士多信道。

54、一代名相,开贞观之治

55、然而随着人越来越会伪装掩饰自己。“道貌岸然”这个成语的含义在近现代也渐渐改变,现在指:外在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但内心并不如此,用以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这个成语用法由褒义到贬义的改变,从对修炼人的赞叹到对伪君子的嘲讽,其实反映了人越来越不信神,越来越不理解修炼者,社会道德往下走,人心发生的可怕变化。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依然能够坚守人类道德的好人才格外可贵。

56、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57、道教中人称他为“吴道真君”、“吴真人”。据传他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58、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59、魏徵是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60、黄公望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形容道士仙风的句子

61、耳却听嘱咐,仙风道骨,莫向红尘埋堕。

62、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6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4、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65、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曾高中状元,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八十六岁告老还乡。

66、魏徵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青年逢隋末乱世,被迫入道,当过道士。

67、李白幼便饱读诗书,诸子百家无所不窥,于各学派中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他喜欢读道家书籍与他个人气质有很大关系。他性格豪放不羁,自幼便喜好剑术侠客、神仙之事。20岁时,李白便开始隐居岷山习道。

68、海峰天柱,道骨仙风,总天所授。(哀长吉)

69、道士比佛教僧侣更多了一份潇洒之气,

70、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71、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72、“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73、自是流芳垂庆,仙风道骨果清奇。

74、山中宰相,茅山宗祖师

75、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他在归隐茅山后,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但在当时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后被迫受戒,佛道兼修。

76、生处好、十分清瘦,仙风道骨。

77、相传他工草隶,尤擅长行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其字体势开张,中心紧密,笔画舒展,疏密有致,自成一家。他的传世书迹有《屈画贴》、《瘗鹤铭》,还有书论《与梁武帝论书启》。

78、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79、看似清苦寂寞,实则高标清逸,

80、贺知章的作品被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81、《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全文赏析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